屹朴堂创立于2018年,是当代景德镇高端陶瓷艺术品牌,一直以精湛的青花釉里红工艺为基石,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,不遗余力地打造宜饰宜用赏心悦目的东方陶瓷雅器。目前主要经营产品有青花釉里红茶器、文房器具、陈设器等。
屹朴堂创立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认识景德镇瓷器,也让更多人了解接触到真正好的釉里红。品牌名“屹朴”二字寄托了主创团队以文化之雅衍艺造器,以质朴之心屹立瓷林的愿景。
釉里红自古就是瓷中贵族、旷世奇珍,历史上几经断烧,成品率极低,流传下来好的釉里红少之又少。即便在制瓷条件远超前朝的现代景德镇,愿意挑战烧好釉里红的窑口并不多。
屹朴堂主创团队徐倩倩,朱正辉,徐敏是景德镇新生代制瓷人,祖上三代传承制瓷,在仿古制瓷和创新创作上都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。三人自2015年起从擅长的青花领域转身投入工艺难度极高的釉里红的研制,抱着披荆斩棘的决心学习元明清历代烧红技艺,在不计成本反复攻艰下,釉里红在屹朴堂的窑火中焕发出新的生机。自屹朴堂成立以来,独具匠心地开发出了一件件精美的青花釉里红佳作。产品创作题材非常丰富,从经典制式的复刻到融合古典文化元素的再创新,一路发展超越自我。产品风格既能彰现明釉里红的端庄大气,又能表现清釉里红的繁美妍丽,堂口致力于在当代留下一抹为世人所惊艳的屹朴釉里红。
屹朴堂:釉里红线绘技艺的当代传承与创新
釉里红创烧于元代,因以铜红料为着色剂、在釉下绘制纹饰而得名。其工艺之难,堪称“火中取宝”——铜红料对窑温、气氛极为敏感,稍有偏差便会导致发色暗淡或晕散失色,而“线绘”更是釉里红工艺中的至高挑战。传统线绘要求匠人以铜红料勾勒纤细流畅的线条,在1300℃以上的高温中,既要保证线条清晰如丝、红艳饱满,又要避免烧制时因流动性过强而晕染成片,这对胎釉配方、笔法功力与窑火控制的要求近乎苛刻。
三位主创以元明清历代釉里红标本为蓝本,反复试验胎釉配方与烧成曲线,甚至不惜“一窑一窑地烧毁重来”。
他们发现,线绘成败的核心在于三者的平衡:
料法:独创“古法提纯”的铜红料配方,既保留矿物料的天然质感,又提升发色的稳定性;
笔法:融合书法用笔的提按顿挫与工笔线描的精准细腻,使线条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弹性与张力;
火法:通过改良窑炉结构与控温技术,将传统“盲烧”升级为“可控气氛烧制”,精准捕捉铜红呈色的临界点。
经上千次试验,屹朴堂终使釉里红线绘重现惊世之美:其作品线条细若游丝却骨力遒劲,红彩浓处如凝血宝石,淡处似朝霞晕染,与莹白胎釉相映成辉,完美复刻了明代釉里红的庄重浑厚、清代线绘的繁丽精致,更注入当代审美意趣。
屹朴堂的釉里红线绘作品题材涵盖三大维度:
复刻经典:如元代的缠枝牡丹、明代的云龙纹、清代的岁寒三友图,以极致还原展现对传统的敬畏;
文化再造:将敦煌壁画、宋画山水、金石篆刻等元素融入设计,以线为骨、以红为魂,构建东方美学的当代叙事;
跨界实验:尝试与抽象艺术、极简主义对话,用釉里红线绘演绎现代几何构图,打破传统纹样边界。
例如其代表作《赤壁怀古》,以纤如毫发的釉里红线条勾勒山石轮廓,通过料色的浓淡变化再现水墨韵味,而《弦月》系列则以极简的弧线勾勒月相,红彩在窑变中自然流淌,形成“一线红霞映玉魄”的意境,展现了对传统技法的哲学化表达。
如今,屹朴堂被誉为“釉里红线绘技艺的活态传承者”,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,并成为高端艺术陶瓷市场的标志性符号。他们既以匠人之心守护了濒临失传的绝技,更以艺术家之魂赋予其时代生命力——那一抹跨越千年窑火而愈发惊艳的“屹朴红”,不仅是陶瓷技法的胜利,更是中国文化基因在当代的璀璨绽放。